综合信息
发展建筑工业化须两端发力
信息类别:行业快讯   发布者:综合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7-07-26 10:27:14.0   点击次数: 1790
发布时间:2016-07-13 08:02:23  |   来源:中工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盛阳
  近几年来,一波发展建筑工业化的浪潮在全国各地相继兴起,给多年推广未见成效的工业化建造带来了新的希望。而据报道,就在建筑工业化先行城市沈阳,2014年,该市PC构件(预制装配

  近几年来,一波发展建筑工业化的浪潮在全国各地相继兴起,给多年推广未见成效的工业化建造带来了新的希望。而据报道,就在建筑工业化先行城市沈阳,2014年,该市PC构件(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厂产能释放率仅8%,在哈尔滨、合肥、江苏等地区也不同程度出现了类似情况。本是建筑业供给侧改革应有之义的建筑工业化,也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尴尬,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毋庸置疑,当前国内建筑工业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论是供给侧的生产体系,还是需求侧的市场培育,都存在着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供给侧一端,建筑工业化目前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成本居高不下,由于产业链不完善、初始投资大、运输成本高等因素,工业化建造方式平均成本仍远高于现浇体系;二是产品体系不成熟,概念、卖点以生硬灌输为主,市场定位与产品定位不清晰;三是技术体系不健全,在设计、施工与规模化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需要系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在需求侧一端,目前国内建筑工业化产品仍以政府为主导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公益性公共建筑为主,商品住宅产品屈指可数。这一方面既与建筑工业化供给侧存在的问题有关,也与其市场认知度较低以及社会大众对工业化建筑的安全、质量和舒适性等方面存在疑虑有关。

  产能释放率较低正是国内建筑工业化供给侧与需求侧各种问题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打通供给侧、激活需求侧,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同时发力,久久为功。

  供给、需求两端发力就是要完善产业链条,降低最终成本。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产业链条集聚效应,通过产业园、产业联盟等形式,整合投资开发、科技研发、工程设计、总承包施工、构件生产和运营维护的全产业链要素,实现社会化大生产。通过集聚效应,不断降低整体运营成本;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既有生产要素作用,下大力气解决建筑工业化综合技术集成应用问题,提升生产线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水平,不断积累通用技术及管理经验,深入挖掘工业化建造在节时、节水、节材、节能、节约劳动力及智慧建筑、节能建筑等方面的价值,开源节流,持续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供给、需求两端发力就是要提升供给水平,激活市场需求。要回归建筑市场本源,大力开拓商品房市场,实现从突破“市长”到突破“市场”的转变,通过提升供给品质、优化供给结构、创新供给模式来引导需求、刺激需求、创造需求。一是提升供给品质,不断优化技术、管理,系统解决影响装配式建筑质量的难题。二是优化供给结构,更加注重市场调研,根据当地实际和市场需求,完善产品系列,开发出吸引消费者的装配式建筑产品体系。三是创新供给模式。大力推进EPC模式,积极应用BIM技术,以信息技术建立起一套信息和资源可共享的管理系统,为客户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不断延伸价值链条。

  供给、需求两端发力就是要强化宣传示范,增强社会认同。破解社会公众对工业化建筑产品的疑虑必须成为行业下一步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强化宣传引导,减少信息不对称。要针对公众的典型疑虑进行释疑,提高相关技术、产品、政策曝光率,同时推动建立区域或全国性构件部品及住宅性能公共评价认证体系,增强社会大众认知认同,引导其做出理性判断;另一方面,要发挥示范效应,以事实影响社会认知。以政府建筑工业化试点示范工程为抓手,着力打造质量过得硬、品牌叫得响的推广展示平台,主动邀请政府机构、房地产商、新闻媒体和社会大众参观考察,通过直观感受消除公众疑虑,为建筑工业化培育商品住宅市场土壤。